狭细蛇潜虫

Ophiodromus angutifrons   Grube
   

  17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标本采集地 山东青岛胶州湾(水深11 m、底质泥砂)、汇泉浴场(潮间带附着生物丛中),海南牙龙湾野猪岛(水深5—11 m、死珊瑚内)。
形态特征 体长8—16 mm,体宽(含疣足)1—1.5 mm,具40—60个刚节。
酒精固定的标本,体前部每节背面常有横的浅黄色斑。
151前叶椭圆形,后缘稍凹(似双叶形)。2对红眼呈矩形排列,前对月芽形,后对椭圆形。1对腹位的触角具2环轮。3个触手,中央触手很小乳突状、位于口前叶前缘中间,侧触手位于口前叶前缘两边、远比中央触手长。6对细须状的触须光滑,位于前3个体节(图233 A)。
翻吻无颚齿,具须状端乳突(图233 A)。
疣足双叶型,背须细长光滑、近基部具基节,腹须细指状,背刚叶退化,腹刚叶的前刚叶圆钝、短于舌状的后刚叶(图233 B)。
背须基部具1根内足刺和4—5根简单型叉状刚毛(图233 C)。腹刚叶具很多复型镰状双齿刚毛,端片长短不一(图233 D)。
本种曾被误名为狭叶健足虫。

国外分布

日本(南部),越南沿海,菲律宾群岛,斯里兰卡,红海,印度,孟加拉湾,澳大利亚,新西兰,南非。

国内分布